高志勇 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瓦提縣薩爾喬克鄉拜什艾日克鎮托萬克霍加瓦斯喀克村掛職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 現任國投羅鉀黨委副書記
“孩子們重拾了人生的理想,婦女們提振了創業的信心,村民們增強了致富的熱情,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民族團結之花在這里茁壯開放……熱切懇請貴公司黨委考慮,委派高志勇同志及其帶領的第二批工作組的核心成員,繼續駐村一年!蓖腥f克霍加瓦斯喀克村(以下簡稱托村)給國投羅鉀公司感謝信中這樣寫道,信中有全村數百名群眾的署名、紅指印。在村民們的熱切挽留下,高志勇連續兩年成為托村駐村工作隊長。
托村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曾是遠近聞名的經濟空殼村、維穩重點村。2015年初,高志勇帶領國投羅鉀“訪惠聚”工作隊來到這里駐村開展工作。
經過一個多月的挨家摸底,高志勇決定先解決村里的飲水問題——村里用水以井水為主,地下水水質又極差,許多村民患上氟斑牙,而且在干旱年景還經常發生人畜飲水困難。高志勇多次往返當地水改辦,從開挖主管道,到鋪設毛管,再給總泵房加裝水泵、變壓器。他和隊員們奮戰了兩個月,終于讓家家戶戶都喝到了安全清潔的自來水。自來水通的那一天,村里鼓樂齊鳴,村民們又唱又跳,比過古爾邦節還熱鬧。
農業是村里重要的收入途徑。高志勇和隊員們圍繞“地”和“人”下功夫,提出了整合全村林果土地,建起千畝林果種植示范園的思路。由國投羅鉀向果農提供免費的硫酸鉀肥,村民與果品加工廠建立“公司 + 農戶”種植模式,同時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在紅棗、核桃生長的關鍵節點來村指導。當年核桃干果畝均增產81公斤,增收2,300元,紅棗畝均增產224公斤,增收1,090元。
工作隊還幫助有技術的村民創業,刺繡合作社、縫紉店、商店、魚塘紛紛落戶村里:亞森·那依甫開起了便民商店,阿依麥里坎姆·艾買爾開起了餐飲店……工作隊幫助熱比亞木·吐魯洪,用她的好手藝辦起了“美麗人生服裝加工培訓中心”,承擔了村里婦女的服裝訂制,還承攬了阿克蘇市貼牌加工服裝的業務。
為幫助村民就業,高志勇向國投羅鉀為村民爭取到30個就業崗位——由國投羅鉀資助本村30名青年學習相關專業,畢業后直接進入國投羅鉀工作。他還協調國投羅鉀的協作單位,先后安排7批100余人次前往羅布泊鉀肥生產基地從事裝卸工作,表現優秀的人每月可拿到6,000多元工資。
駐村期間,高志勇說的最多的一名話就是“我是托村人,我要為老鄉們過上幸福生活多做點實事!彼f到了,也做到了。就像村民們給高志勇和工作隊的錦旗上所寫的那樣:“你們就像烏云散開后的太陽,給我們帶來了新生活的希望!
圖文來源: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