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如果將來梳理脫貧攻堅的歷史,一定不能忘了基層干部,他們是立功最大的群體。
此言不假,扶貧扶智的觀念深入人心,可誰來扶起落后鄉村村民們致富自強的信念,幾十年來,這些拼搏在一線的扶貧干部們就是最好的帶頭人。消滅貧困是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我們有決心,全面步入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目標,扶貧干部們披星戴月、夙夜在公,奉獻了他們數年的青春與汗水。
近年來,這些扶貧干部,大多是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人才,銀行業在這場扶貧戰役中,為基層貢獻了一批又一批專業的人才。華夏銀行作為股份制商業銀行代表,在扶貧攻堅的事業上,向基層輸送扶貧干部,已經堅持了十余年。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年,也是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考驗全人類的見證歷史之年,這一年發生的扶貧故事,注定更加動人。
扶貧干部日記:抗疫前線的年輕守護者們
2020年3月,對中國來說,新冠疫情仍未得到完全控制,哪怕是醫療完善的城市也面臨著物資的緊張,貧困落后地區處境更加艱難?扇A夏銀行的扶貧干部們,已經義無反顧地回到了扶貧抗疫戰場中。
3月初,華夏銀行成都分行扶貧干部就返回所駐貧困村并立即加入當地鄉鎮干部,緊急成立疫情防控小組投入抗疫第一線,通過他們記錄的扶貧抗疫日記,我們仿佛穿越回到那個空間,見證了他們不凡的壯舉。
華夏銀行扶貧干部劉越帆在日記中寫道:“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晴。上午7點30分,早上我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新聞查看疫情情況。截止到13日24時,四川省累計報告確診病例539例,其中,甘孜州78例,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駐村工作隊早已取消周末休假,我們要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防止疫情輸入是切斷疫情擴散的關鍵,對重要路口設卡防控,就是要我們做好關口卡點的‘鐵閘門’。上午9點46分,第一輛青海牌照的汽車從扎西旦村開出來,來到我們的防疫卡點,我們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指示要求,對防疫卡點出入境車輛的人員逐一進行詢問、檢查、登記,對車上人員測量體溫,只要發現疑似病例我們就要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時上報防控指揮部。由于我們村上的防疫設施比較簡陋,沒有額溫槍,只能用傳統體溫計來測量體溫,雖然已是三月份了,但是這里上午的氣溫還不到10度,平均一人要測量4、5分鐘左右才能得到準確溫度數值,我把人員信息和健康狀況逐一登記,同時提示來往人員要佩戴好口罩,注意個人防護!
劉越帆在日記的最后寫道,通過這次疫情,我看到了我們扎西旦村所有干部和人民群眾強大的凝聚力和執行力,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疫情防控中的“人民力量”,我們都有信心、有決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
扶貧干部樊泰權記錄下抗疫中遇到的難題,“仍然有極少數村民對于卡點處出入登記有抵觸情緒,認為自己的出行受到了限制,卡點工作對他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便。對于這些有抵觸情緒的村民,我能夠予以理解,并耐心地向他們講解疫情的嚴重性以及目前管理的難處,通過溝通,村民們最終都能釋然并且對我們的工作表示支持。到目前為止,德格縣始終沒有一例確診病例。我想這是我們團結一致、共同抗疫的成果!
我們經歷了災難,也見證了歷史,也許有些人終其一生都不會有這樣的經歷,但經歷過這些的扶貧干部,都值得稱之為英雄。就像樊泰權寫道的:“這世上,沒有萬眾矚目的超級英雄,但是有默默無聞的赤膽英雄,他們都在散發著點點星光,然后螢火匯成星河,筑成抗疫長城!
身入鄉村 心系鄉村 用專業和智慧打通脫貧之路
千千萬萬的駐村扶貧干部中,有華夏人抹不去的身影。華夏銀行南昌分行駐村第一書記黃國強是這些“華夏紅”的一個縮影。
銀行人搞扶貧,弄懂扶貧、讀懂鄉村是第一個考驗。
黃國強2018年3月開始任貧困村瑞昌市高豐鎮長垅村的第一書記,怎樣才能把駐村扶貧第一書記這項工作和這份責任承擔好,黃國強腦中不斷回放影視作品中看到的場景。輾轉反側之后,他決定“用腳扶貧”,“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首要事情就是要了解扶貧政策、貧困村和貧困戶的具體情況。
于是黃國強到村,拜訪了瑞昌市扶貧辦、組織部、農工部、高豐鎮等政府部門,溝通交流扶貧工作政策和要求;并跑遍每個村民小組,熟悉掌握長垅村的人口、土地、山林、產業和經濟等狀況,對貧困戶開展逐戶走訪,面對面與貧困戶交流、了解情況,掌握每戶貧困戶的家庭情況、致貧原因、現狀及幫扶措施,在對扶貧政策、扶貧村面貌、貧困戶情況有了具體了解和掌握之后,駐村扶貧工作思路也逐漸清晰。
“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黃國強意識到,加強黨建引領,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是做好駐村扶貧工作堅實的基礎。通過加強長垅村黨支部建設,推動“黨建+”工作,黃國強為支部黨員上了《學習鄉村振興戰略》等黨課,舉行“誦讀紅色家書”、“學典型 讀紅書 踐初心”等主題黨日活動;并建議分行黨委辦公室與長垅村黨支部進行對口支持,向村黨支部贈送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手冊》、新《黨章》等書籍,加強村黨支部對新《黨章》及扶貧論述的學習和領會。
作為極具金融專業知識的銀行人,黃國強明白,發展產業、增加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采是建立貧困村內生發展機制的有效途徑。華夏銀行南昌分行經研究,捐資50萬元建設的長垅村集體60千瓦光伏電站和貧困戶每戶3千瓦分布式光伏電站,使村集體實現年光伏發電收入約6萬元,擺脫了空殼村的面貌,貧困戶每戶實現年光伏發電收入約3000元,夯實了脫貧攻堅工作基礎。
在嘗到了光伏發電產業甜頭,2018年,黃國強和村兩委爭取政府扶貧資金支持,擴建了長垅村集體50千瓦光伏電站,使村集體年光伏發電收入可達10萬元,并于2019年完成了村集體40畝苗木產業基地建設,夯實了村集體產業基礎,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也為長垅村未來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此外,黃光強還在工藝、教育、消費扶貧方面都進行了眾多嘗試,三年的駐村扶貧見證了長垅村及貧困戶變化的點點滴滴,見證村容村貌越來越好,貧困戶也于2019年末全部實現脫貧。
從專業銀行人到扶貧多面手,黃國強不過是華夏銀行扶貧干部的普通一員,但他代表的是華夏銀行作為國企的責任、情懷、專業與擔當,而華夏銀行也將繼續在扶貧攻堅戰中發揮力量。
正如華夏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民吉所言,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的最后關頭,需要奮力沖刺,啃下最后的硬骨頭。華夏銀行將繼續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落實金融監管部門關于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的要求,發揮國有金融機構的獨特優勢,繼續加快實施重點扶貧項目,扎實推進金融精準扶貧各項工作,高質量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圖文來源:華夏銀行